工商時報【顏嘉南】

美國賓州由巧克力巨擘好時(Hershey)打造的「好時鎮」,從就業到休閒全都仰賴好時,億滋國際(Mondelez)收購好時雖未能如願,但也凸顯地方仰賴單一企業的風險。

■Hershey residents fret the tap might run dry if Hershey Co. is sold or merges with a suitor such as Mondelez.

美國最大巧克力製造商好時(Hershey)可以說是賓州「好時鎮」的衣食父母,手機輪盤賭遊戲必勝法當地的好時巧克力工廠、辦公室和學校創造大量就業機會,而好時遊樂園、花園和博物館等休閒娛樂設施則吸引無數遊客,帶來可觀的觀光財源。鎮上甚至將道路命名為巧克力大道和可可亞大道,凸顯好時的重要性。

逾80年歷史 屹立不搖

「好時鎮」是好時創辦人米爾頓.好時(Milton Hershey)1903年打造的新烏托邦,在創辦人過逝後的70年,「好時鎮」依然屹立不搖,遊客如織。

生產招牌Kisses巧克力賓果10星特殊買法的好時在當地擁有4,500名職員,相關娛樂企業聘雇超過8,000名全職和兼職員工,而當地居民只有1.42萬人。

這也難怪若是美國食品巨頭億滋國際(Mondelez)等大廠向好時提出收購或合併計畫時,居民和員工會憂心日後生計問題。

生產奧利奧餅乾(Oreo)的億滋國際6月捧上230億美元向好時求親,好時的董事會毫不考慮就回絕,億滋8月提高出價再次開口,董事會仍不為所動,才讓好時鎮的所有員工和居民鬆了一口氣。

在好時鎮長大的羅利(Ken Rawley)表示:「倘若好時出售,沒有人知道這一切會變得怎麼樣?這點讓大家感到憂心。」羅利的父親曾是好時的銷售和行銷主管。

美國過去不乏地方依賴單一煤礦場、紡織廠或是屠宰場為生的案例,當這些工廠移至海外或是技術進步而大舉裁員時,地方命運也一夕丕變。

以1917年肯塔基州的煤礦城林區(Lynch)為例,當地人口在1950年代極盛時期曾多達1萬人,產業進入機械化後人口急速萎縮,2010年美國人口普查只剩下747人。

比利時啤酒廠英博(InBev)2008年收購美國同業安海斯-布希(Anheuser-Bushch),並在3年內將後者位在密蘇里州聖路易斯(St. Louis)的總部裁員2,000人,雙方還對誰應管理當地的自然保護區爭論了1年之久。

《公大六百家不樂司城:塑造美國經濟的善與惡》(暫譯)一書的作者葛林(Hardy Green)表示:「好時一直以來都受到歡迎,鎮上沒有人會說好時壞話,大家都擔心會失去這位衣食父母。」

控股股東「好時信託公司」(Hershey Trust Co.)是好時抵禦外侮的強大後盾,這個由10名成員組成的祕密組織,管理好時旗下規模達120億美元的基金、慈善事業和娛樂機構,並持有好時81%的投票權。

好時緊繫賓州經濟

好時信託和賓州州政府的關係非比尋常,賓州法令還規定州檢察總長得監督好時信託的主要投資決策,包括出售公司。好時也成為美國兩黨政客爭取賓州檢察總長職位的主要政見,民主黨籍的夏皮洛(Josh Shapiro)表示:「將亟力讓好時持續照亮賓州。」

數年前好時曾因遷廠和機械化裁員500人,即便如此,居民還是將好時視為「金雞母」。米爾頓好時學校(Milton Hershey School)校友暨好時鎮的監督委員佛雷(John Foley)表示:「無論如何,好時都不應出售。」954FF9CA0EE8C5F9
arrow
arrow

    plfxzh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